【方志潮州】象埔寨村——京都帝王府,潮州百姓家
象埔寨村,位于潮州市潮安區(qū)古巷鎮(zhèn),,在潮州古城西8千米處,,為古巷陳氏始祖萬四致政于南宋景定三年(1262年)肇建,,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,是目前粵東地區(qū)年代久遠(yuǎn)、保存完好的人文古建遺存。該村2009 年被認(rèn)定為廣東省古村落,,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,2013年被認(rèn)定為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,,2015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(hù)單位,。
象埔寨村呈方形,意蘊“天圓地方,、天地合一”,,是古巷陳氏的發(fā)祥地。村中所有建筑屬陳氏家族,,布局嚴(yán)謹(jǐn),、規(guī)整,建制為三街六巷72 座,。街分為前街,、中心街和后街;巷分筑于大通道兩側(cè),,各3 條平行的直巷,街巷縱橫交錯,,貫穿全村,,形成四通八達(dá)的格局。
村中古民居72座,,造型各異,,融匯了潮州民間建筑裝飾藝術(shù)的精華。沿著村墻內(nèi)側(cè)四周還有108間蔭城厝,,如同一座縮小了的古城,,有“三街六巷七十二厝,座座格局不相同”之說,。象埔寨是潮州較早期的方寨,,后來的潮汕之方寨,多效仿這一布局。
象埔寨村村貌
宗 祠
進(jìn)入寨門,,是一條大通道,,直通大宗祠陳氏家廟孝思堂。
大宗祠的左邊是西湖公祠(二房祠),,建于清光緒三十年(1904年),;右邊是松軒公祠(房祖祠),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,。這兩座祠堂都是二進(jìn),,外埕配“龍虎門”的建筑格局,龍虎門門亭為南北向,,門亭脊為楚尾花,。
西湖公祠
象形龜?shù)?/strong>
象埔寨村是象形龜?shù)兀T口一對石象征龜目,,石墩后方一對石條象征龜眉,,村四角各有古井一口喻為龜腳,村中心有古井一口喻為龜臍,。立于臍心的古井,,近800年來井水不竭,四季清冽甘甜,。
龜腳古井
龜臍古井
人杰地靈
象埔寨村地靈人杰,,歷代英才輩出。據(jù)《潮州陳氏孝思堂族譜》記載,,歷史上共有將軍,、進(jìn)士、貢生,、解元,、舉人、儒林郎,、太學(xué)生等47 人,,抗日名將陳克華、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陳德皆出于此,。
傳統(tǒng)民俗
每年農(nóng)歷正月十九舉行的大型化裝游行活動,,游行時,隊伍由鑼旗開道,,緊接著是10位壯漢扮成的穿著各種顏色戰(zhàn)袍的武士,,扛著大旗威武前進(jìn);隨后是12個金童玉女挑著五顏六色的花籃,,穿著清一色繡袍,,扛著標(biāo)旗姍姍而行。整個巡游隊伍似一條長龍,頗為壯觀,。